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试析《红字》的启示意义

来源: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 胡艳 内容摘要:霍桑的小说《红字》既是一部经典文学研究样本,又是一部具体的教学材料。如何在文学研究的实践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既是文

作者: 胡艳

内容摘要:霍桑的小说《红字》既是一部经典文学研究样本,又是一部具体的教学材料。如何在文学研究的实践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既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也是任课教师探讨的核心。因此,本文拟从文学创作的层面上和具体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对小说《红字》的启示意义进行逐一的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红字》 文学创作 教学实践

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不仅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且也是各地大学外国文学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文学层面上,对《红字》这部小说的研究,既可以为外国文学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又可以加深普通读者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在教学层面上,对小说《红字》的分析,既可以弥补文学层面研究的不足,又可以拓展文学研究的范围。因此,无论是从文学层面,还是从教学层面都有必要对小说《红字》的现实意义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说明。所以,下边就结合自己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悟,对小说《红字》在文学层面上、在教学实践中的启示意义进行逐一的分析和阐释。

一.《红字》给予文学创作的启示

在文学的层面上,《红字》的启示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作选材的启示意义。 霍桑的《红字》在选材上极具特点,如何分析、理解其小说选材上的特点,不仅有利于读者把握小说《红字》的文学价值,而且还利于读者积累创作选材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众所周知,《红字》的选材既具有平凡性,又具有争议性。即小说《红字》在选材上具有争议与平凡共存的特点。说其选材具有争议性是指对小说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言行,既有理解的人,也有不理解的人。这正如小说的描写一样,对于海斯特?白兰精心缝制红字“A”的行为,有咒骂她没有脸的,也有对她这种捍卫爱情自由的行为感动的。说其选材上具有平凡的特点是指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爱情遭遇在当时的社会上具有普遍性。虽然这里不是指每一个女人都会有海斯特?白兰一样的爱情遭遇,但是有与海斯特?白兰一样遭遇的人却也不在少数。换而言之,正是这样的选材特点才奠定了小说《红字》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其次,语言多义的语境影响。在小说《红字》中,小说的创作语言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就如小说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佩戴的那个红字“A”,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其是“能力”的意思,也有人说其是“通奸”的意思,当然了还有人说其是“羡慕”的意思。在小说中,不仅这个红字“A”如此多义,而且文中一句普通的话也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例如,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语言描写:“明天中午你愿意同我和母亲站在这里吗?”这是海斯特?白兰女儿的问语。结合小说《红字》的语境,既可以把它理解成是海斯特?白兰的女儿――珠儿反抗精神的体现,又可以理解成是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反抗精神得以延续的表现。因此,正是因为小说《红字》在语言的层面上具有多义性的特点,或者说小说《红字》的作者霍桑在其文学语言运用上的独具特色,才使其小说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因此,在任何一部小说的创作中,在任何一个文学家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语言媒介的特点,把丰富的意蕴充分地蕴含在自己的艺术作品里。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

再次,小说主题的启示意义。小说《红字》的主题具有多义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有的研究者结合小说《红字》的具体内容,探讨女权主义的问题,于是有的研究者结合小说的具体故事情节,特别是小说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反抗精神来分析它对女性主义崛起的具体影响。当然了,还有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阅读感悟分析小说《红字》的爱情问题。例如丁梅斯代尔与海斯特?白兰那凄惨的爱情结局,不仅给男权主义者提出思考的问题,而且它也为女性主义提倡者在与男权主义的斗争实践提出深切的思考。

最后,小说人物形象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小说对世人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既在理性的层面上,通过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可以使读者认真地分析小说创作中提出的社会现实问题;在感性的层面上,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及其言行的理解,可以使读者不自觉地效仿小说人物形象的言行,使小说对世人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展现出来。例如在小说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女主人公精心缝制红字“A”和佩戴红字“A”的行为。海斯特?白兰的这些行为,既是其追求爱情幸福的象征,又是以其为代表的女权主义意识觉醒的标志。虽然在阅读中读者不可能这样分析海斯特?白兰的行为,但是读者却极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达到与之相似的反抗目的。再如对于丁梅斯代尔而言,他在当时因没有及时坦白自己的言行而酿成了自己终生的遗憾。因此,对于这部小说的男性读者而言,如果他们明确了这一点,他们就绝对不会让《红字》这样的悲剧在自己的生活中重新出现。

二.《红字》给予外国文学教学的影响

《红字》给予大学外国文学教学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语境下的人物形象分析。《红字》小说的教学还必须结合文化语境来进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分析人物形象,才能使学生理解小说《红字》的具体价值。特别是小说《红字》创作时的社会特征,小说《红字》的出现对当时世人的影响,小说《红字》在外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等问题的分析,都必须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来讲解。否则,不仅会削弱小说的艺术魅力,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特别是对于红字“A”的象征意义而言,更是如此。没有对小说人物形象海斯特?白兰行为的理解,就不可能理解它的各种象征意义。即红字“A”的羡慕之义应该结合海斯特?白兰对爱情那种执着的追求来理解;红字“A”通奸之义,应该结合世人对海斯特?白兰爱情的误解来分析;红字“A”的能力之义,应该结合海斯特?白兰的反抗行为与丁梅斯代尔的坦白来理解。因为,在小说故事的结束时,海斯特?白兰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了对世俗观念的反抗,终于赢得了世人对自己的尊重。

其次,鉴赏与阅读和谐统一的教学内容。《红字》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把阅读与鉴赏结合在一起进行。因为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基本上掌握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和相关的人物性格特点。但是作为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对小说《红字》主题的把握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虽然此时的教学对象――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在《红字》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小说鉴赏相关的研究性文章介绍给学生,既可以减轻学生阅读理解的困难,又可以使学生在百家争鸣中借鉴别人的观点,从而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尤其是人物形象评论的文章,更能使学生对小说主人公的分析更加精准,更能使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把鉴赏与阅读和谐统一的教学实践,在另一个层面还可以提升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红字》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但教学《红字》的方法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因此,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红字》教学中鉴赏与阅读和谐统一的教学方法来尝试打造高效课堂的具体途径。

总之,霍桑的《红字》具有经典的艺术魅力。结合小说中具体人物形象,根据小说多义性的主题特点,从文学层面和教学层面分析小说本身的启示意义,既有利于小说《红字》的文学研究,又利于小说《红字》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朱黎.试析《红字》中象征手法对主题的凸显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2]李颖.浅析海丝特身上“A”的社会象征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6)

[3]张文思.浅析《红字》的象征意义[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宋艳霞.《红字》中霍桑的清教情结与超验思想的纠葛[J].学术论坛.2013(05)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46392.htm

文章来源:《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lnkjxyxb.cn/zonghexinwen/2020/0529/339.html



上一篇:ChemDraw软件在化学方面应用及有关绘制技巧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投稿 |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版面费 |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